您好,欢迎访问华体会在线登录的企业网站!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欠债16亿 义乌明星企业利达拉链停产
来源:华体会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4-09-07 22:53:35

  “根据我们掌握的数字,她拖欠的民间借贷约为5000余万元、银行借贷8000万元,拖欠的新厂区施工队工程款约2000万元,总计1.6亿元。”

  吴琴英的利达拉链厂创立于10年前,是浙江省义乌市的明星企业。工厂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鼎盛时期,有1000多名员工、100多名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拥有1000多套国际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年产值过亿元。

  去年下半年,利达拉链曾被当作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样本在当地广受关注,然而近日,却传出了这家企业停产的消息。9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利达拉链厂看到,厂区已是人去楼空。

  “现在这些设备都被我们买下了,买下的钱,被吴琴英拿去付职工工资了。”正在看守这些设备的一名负责人和记者说。

  在一把大锁锁住的利达办公区,一名男子百无聊赖地看着这一切,“都走完了,这么大一个厂。”他颇有些唏嘘地说。

  9月10日,利达拉链完成了最后一天的生产任务,“当时因为欠着电费,供电局不再供电,利达也就没办法继续生产了。”义乌市北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骆小俊告诉记者,她负责利达拉链的“善后事宜”,并仍试图挽救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

  利达拉链所在厂区的物业公司义乌市朝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经理魏文也记得很清楚,在停工前,利达拉链正在建设中的新厂房内的建筑工人就曾前来“要工钱”,虽然当时一度被安抚,但利达拉链紧绷的资金链已经露出端倪。朝晖物业公司至今没能拿回利达拉链拖欠着的水费。

  “现在这种情况,你让她说什么呢?”义乌市拉链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新喜说。“事情发生以后,法院对利达拉链厂的一部分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进行了拍卖,卖了约130万元,付清了拖欠的职工工资,厂里的部分资产也被查封。”骆小俊说。

  现在,骆小俊仍在等待吴琴英,希望她能提出具体的措施,“企业有企业的想法,我们在等着企业提出一些主张,政府能够救的还是要救。如果他们有方案,我们大家可以考虑实施。”骆小俊说。

  利达拉链厂如今的境地,恐怕是43岁的吴琴英自己也没想到的。去年一度肆虐的金融危机,都没能击垮这家出口量占总产量50%的拉链厂。当时,利达拉链厂已经有了6年的自营出口经验,产品以出口欧美为主。

  当地媒体在2008年下半年的报道中,把利达拉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样本来介绍。吴琴英也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早在年初的时候,美洲和欧洲客户订单贸易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利达就感到有点不对劲,之后会议上立马给今年全年工作任务重新定调,重新调整销售政策,加大节能降耗,保持稳定的利润上涨的速度。”

  但在当地一名知情者看来,利达拉链厂显然没有保持吴琴英口中“稳定的利润上涨的速度”,“就是因没有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所以才出了问题。”

  实际上,在义乌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之一,一根普通拉链的利润仅有几厘,以至于生产企业从不按根论价,而是以吨为单位出售。作为一个后加工企业,利达拉链厂的利润率更低一些: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人力成本增加、银行贷款缩减、外销订单减少,都让企业处在价值链的最低端。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这位女明星企业家开始投资房产、矿产。然而,“梦想”还未实现,利达拉链厂已经停产了,这家企业至今欠着所在地物业公司逾19万元水费,即使以每根拉链1分钱的“高利润”计算,要想还清这笔钱,利达拉链至少得卖出1900万根拉链。

  吴琴英除了拉链厂之外,家族还经营了一家汽配修理厂,但这家厂几年前就已经转手了,利达拉链厂则承担了汽修厂的债务,每年进行分期偿还。

  但在金融危机中,利达拉链厂自身的经营也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没有稳定的盈利,又背着高额的负债,慢慢就被拖垮了。“金融危机中,若企业本身资质较好还能挺过去,但自身存在漏洞的企业,又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恐怕就很难熬过去了。据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利达拉链的经营没问题,偿还这笔债务,原本是不有一定的问题的。”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士称。

  更多的分析将利达拉链停产的原因归咎于吴琴英“不计成本”的拿地作风,“大约是在2005年左右,吴琴英拿下了75亩地。”骆小俊说道,现在这块原本计划建设新厂房的用地已停工,预计将在年内完成的整体工程仅实现了一半的工作量。“银行贷款确实是比较难拿的,正巧当时她又有新项目。”骆小俊说,拉长的“战线”需要庞大的现金流支持,这让吴琴英把目光转向了高利率的民间借贷,这无疑极大地加大了她的融资成本。

  “根据我们掌握的数字,她拖欠的民间借贷约为5000余万元、银行借贷8000万元,拖欠的新厂区施工队工程款约2000万元,总计1.6亿元。”吴新喜向记者透露。

  “如果她能一心一意做拉链生意,恐怕也不会有如今的麻烦,即使亏损,也不会亏这么多。”吴新喜叹道,吴琴英早已“志不在拉链”。“拉链是个非常稳当的行业,她为何会搞拉链厂,恐怕还是看中了当时政府的一些政策,毕竟,如果你没有企业,自然也就不能享受这些政策。之后,她就拿到了需要的75亩地。”吴新喜说,之后,吴琴英的事业开始“加速”,“去年她在北京投资了房地产,在贵州投资了矿产,但她对这一些行业本来就是门外汉,经营的效果也不好,巨额的亏空正是由此而来。”吴新喜告诉记者。

  吴琴英的第一桶金来自物流。当时,她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繁忙的人流物流,赚取了启动资金。之后,她敏锐地发现,当地虽然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拉链生产基地之一,但众多企业经营的都是低端拉链,她试图创办一家经营高端拉链的企业。这时,吴琴英拥有的是价值106万元的设备和300万元的流动资金。

  “我并不在意支付员工多少工资,而在意他给公司带来什么,我也从来不会去跟技术人才讨价还价个人待遇问题。”吴琴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开始从世界知名的日本YKK拉链公司挖人,为了引进一名高级首席技术官,她连续两年每周3次给对方打电话,直至对方答应加盟。

  但在当地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利达拉链只能可以称为“产品质量比较好”,并非“高端拉链”。在外人看来,创业初期的吴琴英十分注重企业的技术上的含金量,“或许正是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不成比例的产出最终让她吃了苦头。”当地业内人士表示。

  “这家企业是我们的专利示范企业,这么多年也拿了不少荣誉。”骆小俊认为,利达只是一个个案,“非公有制企业确实有种种问题,但利达拉链的倒下,有它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特殊的问题。”

  吴新喜也有同样的看法:“利达拉链不能代表义乌所有的拉链企业,在利达的最后时刻,他们的生产已经在不支付工资、不计成本的情况下进行,可惜由于产量太少,终究是无力抵债,这并不能代表义乌拉链企业的全貌。”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个人会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GO TO TH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