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街灯还没有熄灭,可天空却浑然一色一片暗黑。迈斯特尔还从来就没见过这样的天呢。就是大雪之前,在乌云密布的最阴暗时刻,也总会在这儿或那儿露出一线光明……
他突然想到自己正紧紧地盯着闹钟的针盘,想象中的闹铃也丁零零地在耳边响起。9点钟?不,不可能。显然是太阳快要出来的时候……
当我拉开窗帘,透过浓重的雾霾辨认外面的世界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上述这番描写。
很像是2014年2月某位中国作家对近来华北地区天气状况的描写对吗?但它不是,时间、地点和事件都不是。时间是1949年,地点是美国纽约,当然,这只是一篇科幻小说,美国作家詹姆斯·布里什的《盒子》。上述描写,就是从这篇作品的第一、三、五段截取的第一句话。
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假想在某一天,纽约上空忽然出现一个半球状的“盒子”,把整座城市捂得严严实实,灰暗一片,人们戴上防毒面具,无奈叹息,一筹莫展。
这种带有前瞻性的幻想,与眼下人们看到的现实,是不是出奇地相似?让人不得不作此联想。
如同经常遮蔽城市天空的雾霾一样,作者虚构的这个“盒子”也不是实体的,人们搞不清其材料构成,但它至少不是完全密不透风的,尚能透过少量可见光、电磁波和气体。渐渐地,科学家迈斯特尔找到了“盒子”存在的具体原因,也找到了消除“盒子”的解决办法,但终究是没能搞清“盒子”究竟来自何方。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迈斯特尔原本是研究屏障的,以抵御敌人先进武器的进攻,现在却被找来解除“屏障”。他本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但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同样感到棘手和困惑;而且在他全身心寻找解决方案时,还经常遭到质疑,甚至被怀疑是“盒子”的制造者。
作为作者,詹姆斯·布里什本来打算反映的,恐怕不是环境问题,而是冷战对峙,所以给世界带来麻烦的,除了“盒子”这一显因素,还有人与人之间隔阂的隐因素。但以如此场景作背景描写,现在读来,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盒子消失了。清晨的阳光射了进来。当7月的炎热和冷空气一接触,立即下起了滂沱大雨。几分钟之内,城市又像先前那样黑暗,但却伴随着迅雷和闪电。人们从建筑物内涌出来,在瓢泼大雨中疯狂地吮吸着自由的空气,在隆隆的雷声中喊叫着、互相拥抱着,在电光的闪耀中跳跃着。
——结局确实让我们正真看到些许希望。但愿在本文面世之际,读者也能看到真正晴朗的天空。
事实上,在国外科幻文学中,涉及云雾等因素的科幻小说并不多见,想必是通过这一种物质很难产生激烈冲突。一般来说,类似场景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另外的情节作铺垫,起到一个道具的作用。
真正令云雾具有故事情节的,当推前苏联作家霍·沙伊霍夫的科幻小说《神秘的云团》:几名大学生偶然发现一种奇怪的云团,云团所过之处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被冰冻致死,而且它还会逐渐生长壮大;经过一系列和平年代中的戏剧性小冲突,科学家最终确定云团是一种活的组织;不过最后点题的时候,科学家还是把云团的出现归咎为垃圾污染所致。尽管作者在小说里用尽了各种鲜活的语言,但冲突到底还是不够激烈,有一种典型的苏联科幻小说的感觉。
还是再来翻看一下更西方的科幻文学吧。有一部科幻作品倒是把雾霾的因素用到了极致,那就是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的《雾霾》,在2007年被拍成同名电影。在这里,雾霾的意义已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还发展成了恐惧。作品中的科幻因素或者恐怖因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探究了人性深处的一些东西。
一场风暴在深夜降落到缅因州的一个小镇上。第二天,身为艺术家的戴维·德雷顿前往镇上超市购物。正当大家聊着这场风暴之际,突然雾锁天地,雾霾笼罩了整个小镇,所有的人都被困在了超市里面。
其实雾霾本身并不可怕,但这却不是普通的雾霾,人们很快发现,雾霾里有着不知来自何方的怪兽,模糊不清的空气似乎突然充满了杀机。一时间没人再敢出去,只有在超市里静静等待。
一名妇女急于离去,因为她惦念家中的孩子,她希望某位男士能够陪她出去。但这些素以尊重妇女为荣、惯于显示绅士风度的美国男人,却没有一个肯站出来陪她走进雾霾。最后她痛苦地留下诅咒:你们都该下地狱……
继续等待。有人忍不住了,狂妄自大地冒险进入雾霾。为了保险起见,别人用绳索拉住他以防不测,结果绳索拉回来的只是半具尸体……
继续等待。雾霾中已不单是怪兽了,还出现了一些巨大的昆虫类怪物,它们开始向超市疯狂进攻。虫子们击碎玻璃,冲进超市……
继续等待。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最可怕的就是腹背受敌,尤其是来自内部的分歧与混乱。然而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了:陷入绝望的人们变得极端自私,人性的弱点暴露无疑,理性的脆弱引发了人们的歇斯底里,群体暴力就要蔓延开来;在这种非常规的危急情况下,原本善良而理性的超市职员开了枪……
《雾霾》的故事十分传统,基本上属于“荒岛危机”型的故事,特技也很一般,但它最想表达的是人们在面临未知时的内心感受:当人们陷入巨大的恐慌时,人性所暴露出的只有脆弱与利己;而理性的基础则荡然无存,彻底崩塌。影片中的怪物并不强大,也曾屡次为人们所击退;但人们更恐惧的是那看不清摸不透的雾霾,也许那正说明我们的内心世界?这场雾霾充当了人性的试金石,遗憾的是在这场测试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没能通过。
有。在想尽了所有办法之后,戴维·德雷顿决定冒险离开。他本不是英雄,在那名妇女寻求帮助时他也不曾援手;但他仍是一个不乏勇气之人,在最后关头还是打算冒险一搏。他带领一名年轻女性、一对老年夫妇和自己的儿子,开车冲进雾霾。
可惜没等他们侥幸冲出雾霾,汽车的油箱就彻底耗空了。面对一个无助而绝望的世界,与其遭遇怪兽,不如自我了断!然而,戴维·德雷顿的手枪中只有4颗子弹——当生存比死去更为痛苦时,戴维·德雷顿勇敢地选择了生存,难过地枪杀了其他4人(也包括自己的亲生儿子),而自己则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但就在这时,雾霾在顷刻间突然消散……
回到现实。其实雾霾本身并不可怕,尤其是偶然出现那么一两次,但成为常态就让人浮想联翩了。再就该及时采取对策,总不能让它越来越重,而要越来越轻。回想小的时候,城市里树立着一座座高耸入云的烟囱,里面冒出的全是滚滚黑烟;后来改变了燃烧方式,即便还能看到烟雾,也全都变成了白烟。那时的科学技术水平远比现在落后,那时能做,今天也能做。
——只愿未来的孩子不要问我们:“天”明明是灰色的,为何会被称为“蓝天”?